本帖最后由 拾花酿秋 于 2017-9-22 10:12 编辑
1
我有一朋友,小县城考出来的普通女孩,现在已经成为年薪百万的律所合伙人。她三十多岁还未婚,有时候朋友几个聊天谈到婚姻压力时,年纪最大的她反而总是最轻松的那个。
我们问:“难道你家人不逼着你相亲吗?”
她笑笑说:“不逼,相反我爸妈总叮嘱我婚姻大事一定要慎重起见,千万别因为压力,潦草嫁人。”
我们赶紧向她取经,朋友说,恋爱也好,婚姻也罢,父母逼着无外乎是觉得你还不够强大,需要有个人在他们百年后继续照顾你。
但倘若你向父母充分地展示了,哪怕没有那个人,你自己依旧可以过得很好时,他们反倒不希望女儿找个差的,来拖你后腿。
说到底,女人想要不被旁人摆布命运,首先要自己强大起来。而这份强大,是由内向外的。
最近一直在追《那年花开月正圆》,周莹和千红这两个角色,就是典型的内心强大的女性。
最新一集里,千红劝周莹不要当自己是寡妇,有机会就嫁人,听得周莹一脸吃惊。 千红就是这样的人,想要什么都会直截了当得说出来,毫不遮掩。
你说她不顾当时的礼义廉耻,一心只想着奔自己的生活显得有些“大逆不道”,却也不能否定,这“大逆不道”的女人最好命。
之前周莹、吴漪、千红三人在凉亭对坐,千红劝周莹不要为了一个机器织布局,嫁给自己不喜欢的男人。
在那封建年代的烟花之地女子能说出这样一番思想超前,追求人生而平等的言论,叫人佩服。
在这方面,周莹和千红是互通的知己。虽然在劝吴漪时,千红口中说的是:“我和周莹都懂得如何抓男人。”但她口中的抓男人,更像是抓命运。
在那个女子婚姻完全靠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的年代,吴漪这种“到了年纪,就乖乖地被父母塞进轿子里”的情况才是正常的,而周莹和千红显然都是异类,她们自己选择了丈夫,也自己选择了命运。
2
全剧刚开始,千红是春风十里的头牌,误信了沈星移的酒话,以为沈星移会娶她,于是不管不顾地跑去沈宅叫沈星移兑现承诺,却灰头土脸地吃了闭门羹。
再一次遇见,千红摇身一变成了土匪窝里的压寨夫人,她心心念念嫁个富商,不料被骗嫁进了土匪窝,幸好韩三春是真心实意地待她好。
后来周莹向千红许诺,日后吴家东院的生意分韩三春两成,让她真正嫁个富商,这才有了炮楼上的劝降一喊。 千红这样的人,不自弃、识时务,明白自己要什么,更懂得如何去把握它。
她想要嫁给富商,一路努力,也真的完成了从烟花之地女子到压寨夫人,最终到富商夫人的转变,千红有着红尘中摸爬滚打出的大豁达与大智慧。
千红的反叛精神与周莹很像,不服输,不信命。
周莹的争取也是显而易见的,在被周老四卖进沈府之后,就谋划着要逃出去。沈星移要她做通房丫头,周莹更是宁死不从。
周莹的心是野的,载得下一片豁达天下,沈府的高墙关不住她。
后来周莹被带回吴家东院,也没有遵循守旧地做个丫头,而是和吴聘提出想去学徒房,学做生意。
周莹的一路都在反抗,反抗命运的捉弄,反抗纲常礼教的约束,反抗那个时代对女性的压迫与偏见。
直至最后,她一步一步地,从吴家东院学徒房走进六椽厅,走向更加错综复杂的生意场,甚至像她当年对吴聘说过的:“要把吴家生意做遍这地图上的每一个地方。”
周莹没有用外在施加给她的压力和歧视来对待自己,而是以不服输的劲头,与命运、时代做搏斗,而世间总是偏爱那些不服输的人,最后成为陕西女首富的周莹,显然证明了自己。
3
反观剧中的吴漪,则完全不及周莹与千红这般洒脱。 她是养在深闺的小姐,心思单纯。之前看不上风尘出身的千红,这种“女人偏要为难女人”的行为,何尝不是那个时代下,封建思想对女性的压迫?
可在听到周莹与千红聊到:如何抓住男人时,她终于也忍不住开口问“怎么抓?”
吴漪心系赵白石,却一直羞于表达。她不想听媒妁之言,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,又懦弱不敢反抗,这样的性格,很容易造成人一生的悲剧。
一如千红所说的:“我们女人已经够苦了,如果嫁给自己不喜欢的男人,这辈子还不如去死。”
其实我身边就有不少“吴漪”在,虽然时代在变迁,社会倡导自由恋爱,不必再听从父母之命,但到了一定的年纪人,如果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结婚生子,就会被父母亲戚催促不停,安排一场又一场永远上不完的相亲桌。
最后有的人厌烦了,就干脆找一个不反感的人将就着结婚,谁料结婚后,因为没有爱情做润滑,很小的矛盾和摩擦,都会变成离婚的导火索,酿成婚姻的悲剧。 我一度以为胡咏梅是吴漪的升级版,同是养在深闺的小姐,胡咏梅作为独生子女从小更是在父亲的溺爱中成长,行事也更为任性极端,正是这样的成长环境,造成了胡咏梅的悲剧人生。
演员胡杏儿接受采访时也说,胡咏梅这个角色太可怜了,几乎她所有的戏份都是不开心的。
她心系吴聘,在吴聘昏迷期间毅然决定嫁人冲喜,却被胡父阻拦,一头撞昏在柱子上。醒来后,吴聘却已娶了周莹,此后面对自己的示好也多次拒绝,她怪不了吴聘,只能默默恨上了周莹。
后来胡志存因经受不住周莹的拷问,羞愧自杀,成了压死胡咏梅的最后一根稻草,她把所有的恨都聚集再在周莹身上,复仇成了她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。
胡咏梅的悲剧,是命运的捉弄,是个人的身不由己,是思想的闭塞,是非黑即白的价值观,也是杜公公以爱之名的圈地为牢。胡咏梅的性格很复杂,既固执又懦弱,后来胡咏梅做出的一系列错事,都因环环相扣的误解,和她一直缺乏的判断能力。
胡咏梅与吴漪,是大时代下女性的悲剧,有可怜之处。
4
从“那年花开”的女性人物反观我们自己,许多时候我们自以为一刻不得闲的奔波忙碌,其实都是没有目标的瞎忙活。
千红与周莹求仁得仁,是因为从一开始她们就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。
千红想要摆脱自己的出身阶级,做富商夫人。周莹想要学生意,在吴聘和吴老爷死后,想的则是如何壮大吴家东院。
再想想我们呢?
你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,达成一番怎样的成就,或者心仪什么样的另一半吗?
而我们在想好这些后,是不是还像吴漪一样,欠缺一些反抗精神和行动力?
许多人想做爱人面前的小公主,享受家庭的包容与宠爱。但我更羡慕那些生活中的女王,她们将自己的命运和前程都把握在自己的手中,而不是像《玩偶世家》中的娜拉一样,成为家庭中外表光鲜却任人摆布的泥娃娃。
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,而不是任人摆布。要做一个由内而外强大的女人,在荆棘中开出玫瑰来。
|